提示一下:图片需要重新更新,所以暂时取消所有的图片
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岩壁上,雄居凌云山栖鸾峰西壁。这尊举世无双的唐代石刻弥勒佛坐像,依山凿成,通高71米,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广额丰颐,临江端坐,温文尔雅,雍容大度,慈祥端庄,神势肃穆,令人肃然起敬,仰慕神往,频大渡河,倚青衣江,屛临岷江,汇流三江,头与山齐,双手抚膝,体态匀称,神态肃立,超凡脱俗,壮实双膀,饱满胸膛,尚肥时尚。
乐山大佛被世人称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这句话形象地概括出了乐山大佛气势磅礴的特点。尤为奇特的是远眺大佛的时候,它又象一个卧佛,游客从岷江对岸眺望,只见巨佛身姿分明。仰天长卧,其壮美堪称天下一绝!
首先去参观了菩萨顶。它位于五台山灵鹫峰上,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清康熙年间改成黄庙,位居黄庙之首。雄伟庄严的大雄宝殿,矗立在我的眼前,散发着古色古香的韵味。它那红墙金瓦、飞檐斗拱、袅袅香烟、彩色的幡旗、慈祥的菩萨以及红衣裸臂的喇嘛,都让我倍感熟悉、亲切。佛法无边,广渡有缘人。
法门寺灵光万丈,忽得黯淡了多少名山古刹,扶摇而升中天,显赫得可以。庆幸的是,此塔之倒塌,适逢国运昌盛,不仅袒裸之佛指舍利能得到恰当的呵护,礼佛自在,信徒无虑,高山仰止。而且供奉的大唐旷世稀珍得以展示,物华天宝,照顾有加,光宗耀祖,亿众同辉。凡此种种,为锦锈中华浓墨重彩、力透纸背地涂抹了如椽的一笔。
古刹悠悠,宝塔巍巍,法门寺在袅袅香烟和梵音中依旧散发着佛门特有的庄严和肃穆的气息,听着钟鼓楼响亮的钟罄之声,心境或许会得到一种解脱,对红尘的纷争或许看的更深更透,似乎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诠释了。
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乐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雄伟、壮观的佛,通高有七十一米,肩膀的宽度是二十四米,头的直径是约十米,耳朵有七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大约是三点三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五点六米,颈高有三米,指长八点三米,从膝盖到脚背有二十八米,脚的宽度是八点五米,头上的发髻有一千二百一十个。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长大后,在史书上看见海通和尚举全寺之力,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开工起凿,大佛的身姿慢慢出落,渐渐成形,海通和尚去世后,其弟子弟孙接着再凿。僧家的至诚感动了朝廷,唐王降旨赐国银以助,至德宗贞元19(公元803)年,历经三代九十个春秋之劳,才有了这领袖群伦的佛家奇观。后来又在电影电视,美术摄影,文学诗歌中不时看到世人对乐山大佛的礼赞——“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它已在青衣江、大渡河、岷江东岸三流交汇处端坐了一千二百余年,至此,我对乐山大佛逾加崇拜,常在梦里狂游乐山。
在北斗导航的指引下,我下高铁,坐游艇,向三流交汇的大江驰去;依阑槛,抬望眼,远远眺见蓝天之下,那翠绿如玉的凌云山脉似一巨大的天然卧佛,它睡得舒坦而酣畅。卧佛的中心有个红点,随着游船的靠近渐渐变大,那就是依山凿佛的凌云丹崖,原来那乐山大佛却在天然大佛的怀抱之中,这就是“佛在心中,心中有佛”,此情此景令我的心情激烈地跳动,忽见船头的江水变成青黄两色,如泾河渭水一样分明,原来大渡、青衣二江流域土质色黄、岷江流域土质色青,这使我想起“一条青龙和两条黄龙打架”的神话故事来。那一点“佛红”渐渐放大,如特写镜头慢慢推近,雄伟的大佛终于呈现在我的眼前,那与山齐平的大佛,足踏三江,临河危坐,远眺峨嵋,一派君临天下的威严气度,在佛光宝气之中,似乎看见万民千僧,龙虎犀象,层层朝拜,如三江波浪,滚滚涌涌;九天仙女,各捧鲜花,若烂漫的云霓,飞翔而至,身后是白色的天鹅和金色的凤凰,合成满天圣洁的音符,伴着梵音念诵那天籁真经……大佛两侧各凿一尊护法天王,形成“一佛二金刚”的宏大格局,天王两侧,是数百龛上千尊的群佛汇成的画卷长轴,呈现出一派祥和脱俗的佛国气象。船到这里减速,走地很慢,但我还是希望那船儿啊,你慢些走,我要把这神圣的景色看个够。
游艇缓缓游过,渐渐远离,慢慢靠岸,走马观花的游客,虽远未满足双眼的渴望和心灵的饥馋,也只得弃船蹬山,但见路边人物熙熙,店铺攘攘,晃如梦中。导姐说凌云山是国家5A级风景文化旅游区,山上有凌云寺,东坡亭,灵宝塔,尔雅台,乌尤离堆,三龟九项城炮台等历史名胜,大佛雄奇为世界之最,三江合一乃天下奇观,丹崖翠壁,晨钟暮鼓,身临真山真水,意浸诗情画意,给忙碌中的红尘俗心,找到入禅的精神栖息。1996年,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载入《世界遗产名录》,全球驰誉。
步入凌云山道,隐入森林之中,拾阶而上,山壁飞泉,哗哗有声,点点珠玉,溅到游人身上,带来飕飕的冷意;道旁绿绿的苔衣,渗出幔幔的壁水,给炎炎的盛夏,带来沁人心脾的清凉。一路上的名人题咏,朝朝代代都有,临崖便是“东坡亭”,乃苏学士饮酒作诗处,坐在亭里,细细品味他那摩崖诗刻的修养,钟罄余音绕山,神通今古之邮,大江东去,佛法西来,江流有声,日月飞度……
何人汇三水清源将一己尘心尽洗;
此处开千秋净域渡众生觉岸同登。
一寺镇三江但看潮起潮落,
九峰朝万佛任随云卷云舒。
请输入图片描述
寺左乃海通和尚的白玉雕像,旁有一碑,记其造佛的事迹和传说。那大佛之首就近在咫尺,头上螺髻,层层排排,历历可数,个个硕大如深海巨螺。为防雨雪侵饰佛体,其髻、胸、手、耳之间,胸左与臂右皆有水沟相连,双耳左右,背侧两端,各有洞以排水、隔湿、通风。俯瞰大佛脚下,游客如蚂蚁一样,蠢蠢蠕动。
川人有“大佛虚心”的传说,说“虚心”的心房里藏着黄金造就的“丹书金卷”。千百年来,传说一直在流传,传到1962年政府修复大佛时,果然发现佛侧有一石门,只是那门与佛体吻合无隙,不易发现。文物专家启门而入,“海师洞”三字题在洞壁上,这是纪念海通大师的——原来传说是真的。
洞里的宝藏被历代盗贼所盗,文革又遭洗劫,今只剩残铜、铅皮、废铁。而那扇封洞的石门,却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碑记”,据此碑载,大佛完成后,唐人在山顶造“天宁阁”一十三层,遭火后宋人依其旧制重建,但为何却用此碑作了封门石,不得解释。建国后,大佛曾“闭目垂泪”过三次,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两次;唐山大地震时一次,当时摄影师们拍了照,当了报。今将那照片放大细看,大佛身上杂草芸芸,藤蔓垂垂,可巧两根藤蔓,沿目垂下,遮了佛眼,只是那蔓垂的太巧,令人寻思不了。
乐山有一谚曰“大佛洗脚,乐山洗澡”,岷江水位涨到佛脚平台时,兆示着险情的到来。2020年8月18日,强降雨后,洪峰过境,大水淹至佛脚平台,四川启动一级防洪应急响应,洪水倒灌乐山市,全市一层楼房全部进水,人们可在街上捉鱼,武警官兵驾起橡皮船,救援被困群众,直到来日8时,水位渐降,佛脚渐露,距上次“大佛洗脚”相隔103年,新闻联播作了报道。
站在山巅,俯视三江,日光下,“两黄一青”的江面上,黄金滚滚,翡翠沄沄,群鸥集翔,紫燕穿飞,却见波浪之间,红色点点,那是“乐山游协”会员们举行“乐山乐水”游泳锦标大赛。放眼远眺峨嵋远山,一派朦胧,伸入天际,白蛇传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又勾起我登临峨嵋的狂想,令我的心情再次激动。
如蚁的游客沿着“丹崖栈道”下行,向大佛脚下曲折爬动,那栈道凿在悬崖峭壁之上,下面是汹涌滂湃的大江。九曲十八弯后,来到大佛脚下,原来游客们的头颅,却高不过大佛脚下的平台,衬得凡人何其渺小。举头仰望他那宏伟规模和精神气象,但觉万灵云集,祥和宽洪,又有千斤压力,万钧气场,充满着佛法的内吸和外张。若说河南中原大佛,洛阳龙门大佛,山西云岗大佛,江苏灵山大佛属工笔摩崖写意的话,那么乐山凌云大佛,则是粗旷豪迈、大朴不雕的自然天成!
有心了,有机会我也去耍耍::(超赞)
还不错,但是你到乐山去不要想着去看大佛,一定要去吃小吃,我给你讲,特别的好吃,他们那边的各种小吃,特别爽!
暂无点赞
暂无点赞